敒-中華大字典
1、敒讀音:直刃切,音陣,震韻。升人切,音申,眞韻。釋文:理也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按直刃乃誤同敶音耳。東京賦、振天維。鹐地絡。鹐謂申布也。玉篇、余忍切。鹐當是~之或體。
2、敒讀音:癡鄰切,音申,眞韻。辰陵切,音承,蒸韻。釋文:伸或字。《集韻》:伸。申也。引戾也。或作~。
3、伸讀音:升人切,音身,眞韻。
〔按古經傳。~皆作信。或用申爲之。宋毛晃云。古惟申字。後加立人以別之。是~申爲古今字〕。釋文:
❶屈~也。見《說文》。
❷展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❸理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❹直也。見《廣雅釋詁》。
❺盡也。《易繫辭》:引而~之。
〔疏〕:謂引長八卦而~盡之。謂引之爲六十四卦也。
❻體倦也。《儀禮士相見禮》:君子欠~。
〔注〕:志倦則欠。體倦則~。
❼明白也。《後漢鄧騭傳》:罪無~證。
❽姓也。宋政和進士~意。
敒-康熙字典
敒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敒
★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直刃切,音陣。【說文】理也。【類篇】治也。
★又【集韻】升人切,音申。義同。
★又【集韻】癡隣切,音胂。與伸同。申也,引戾也。
★又辰陵切,音承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