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乐一顾-中华成语大词典
伯乐一顾
【拼音】:bō lè yī gù
解释
比喻受人知遇赏识。
出处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载:战国时,苏代说淳于髡,谓人有告伯乐曰,臣有骏马欲卖,连三旦立于市,人莫与言;愿子一顾之,请献一朝之费。伯乐乃环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而马价十倍。
示例
数蒙~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 ★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
近义词
伯乐相马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得到名人的赏识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秦穆公的相马专家孙阳特别善于观察品评马匹的优劣,人们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宿名“伯乐”来称赞他,凡他相中的马,身价立即提高。一次有人牵马去市场卖,三天都没人问津,他请伯乐去光顾,立即就有人高价收购
伯乐一顾-汉语大词典
伯乐一顾战国时,苏代说淳于髡,谓人有告伯乐曰,臣有骏马欲卖,连三旦立于市,人莫与言;愿子一顾之,请献一朝之费。
●伯乐乃环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而马价十倍。见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。
后以“伯乐一顾”比喻受人知遇赏识。
●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时陈仓人吕鲔拥众数万,与公孙述通,寇三辅。嚣复遣兵佐征西大将军冯异击之,走鲔,遣使上状。帝报以手书曰:‘慕乐德义,思相结纳。昔文王三分,犹服事殷。但驽马铅刀,不可强扶。数蒙伯乐一顾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’”
●宋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古今喻》:“伯乐一顾:辱知遇伯乐一顾之重。”亦省作“伯乐顾”。
●唐张九龄《南还以诗代书赠京都旧寮》:“上惭伯乐顾,中负叔牙知。”
南朝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数蒙伯乐一顾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
唐-韩愈--《昌黎集·一八·为人求荐书》: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,知伯乐之善相也,从而求之,伯乐一顾,价增三倍。某与其事颇相类,是故终始言之耳。
明-张岱--《琅嬛文集·三·与李砚翁》:弟《石匮》一书,泚笔四十馀载......蒙兄台过誉,谓当今史学,无逾陶庵。伯乐一顾,遂多索看之人。
宋-王柏--《汪功父聘石友》诗:文理细密温而淳,伯乐一顾空马群。
清-李绿园-九三回-《歧路灯》:这大人们伯乐一顾,便声价十倍,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。
宋-王观国--《学林·铜斗》:凡物不以美恶,稍为名士所称,遂以可贵......所谓伯乐一顾,其价十倍。
清-潘祖荫-卷一-《滂喜斋藏书记》:《搢绅》得大笔题识,竟得列於有资考证之数,岂非伯乐一顾,骏足千金耶!
宋-胡继宗--《书言故事·古今喻》:伯乐一顾:辱知遇伯乐一顾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