鷹鸇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鷹鸇ㄧㄥ ㄓㄢyīng zhān①比喻勇猛善於搏鬥的人。《左傳.文公十八年》:「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,如鷹鸇之逐鳥雀也。」②比喻凶狠殘忍的人。《後漢書.卷一〇.皇后紀上.光烈陰皇后紀》:「宮闈之內,若見鷹鸇。既無關雎之德,而有呂、霍之風。」
鷹鸇-辞源3
【鷹鸇】鷹與鸇,並鷙鳥。左傳 文十八年:“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,如鷹鸇之逐鳥雀也。”因喻指勇猛之人。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三十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:“乘威滅蜂蠆,戮力效鷹鸇。”亦喻指兇殘之人。後漢書 皇后紀 光烈陰皇后詔:“皇后懷執怨懟,……宮闈之内,若見鷹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