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堂-中華語文大辭典
過堂过堂ㄍㄨㄛˋ ㄊㄤˊɡuòtánɡ1.舊指在公堂上受審。2.佛教用語。僧眾一起在齋堂用餐。
過堂-辞源3
【過堂】㊀ 唐制,新及第進士隨座主至都堂初見宰相通姓名等儀式,稱爲過堂。唐詩紀事六六 張曙:“張曙 崔昭緯 中和初同舉,相與詣日者問命,……日者曰:郎君亦及第,然須待 崔拜相,當此時過堂。”參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三 過堂。㊁ 宋代尚書省樞密院屬官,持所議事上都堂稟白宰執而後施行。見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四 過堂。㊂ 清代京官赴都察院京察,及罪犯到該管衙門聽審,皆稱過堂,均取到堂點名之義。見 清會典事例四五 吏部 官員給憑、六部成語註解 吏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