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樓-辞源3
【迷樓】樓名。故址在今 江蘇 揚州市西北郊。隋 煬帝時,浙人 項昇進新宮圖。帝令 揚州依圖起造,經年始成。回環四合,上下金碧,工巧弘麗,自古無有,費用金玉,帑庫爲之一空。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。帝顧左右曰:“使真仙遊其中,亦當自迷也,可目之曰 迷樓。”參閲缺名 迷樓記(説郛三二)。
迷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迷樓ㄇㄧˊ ㄌㄡˊmí lóu①隋煬帝建築的宮殿。故址在江蘇省江都縣治西北七里。建築富麗,窮極工巧。相傳一入此樓,往往終日不得出,故稱為「迷樓」。②借指類似迷樓的建築物。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第六齣》:「短短春衫雙卷袖,調箏花裡迷樓。」清.王士禎〈浣溪沙.北郭青溪〉詞:「香魂零落使人愁,澹煙芳草舊迷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