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窗剪烛-中华成语大词典
西窗剪烛
【拼音】:xī chuāng jiǎn zhú
解释
原指思念远方妻子,盼望相聚夜语。后泛指亲友聚谈。
出处
唐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示例
待归来细问当年事,有谁念残香冷腻,共话却潦倒~时。 ★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便省》
近义词
剪烛西窗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;指亲友聚谈
成语故事
唐朝时期,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,四川一向多雨多雾,阴雨绵绵。他身处异乡,面对秋雨夜深人静,勾起对妻子的怀念,作诗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西窗剪烛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西窗剪烛西窗对烛、西窗停烛、西窗剪寒花
【出典】 见“巴山夜雨”条。
【释义】 见“巴山夜雨”条。
【例句】 ①西窗剪烛浑如梦,最愁处、南陌分襟。(袁去华《一丛花》[东风吹恨著眉心] 1501)这里化用李商隐《巴山夜雨》诗意,表现闺中人思念外出丈夫的心情。②恨凄其,西窗自剪寒花,沉吟暗属归期。(方千里《四园竹》[花纵策] 2497)这里用本典叙写闺中人思念外出丈夫的孤寂情怀。③西窗夜深剪烛,梦频生、不放云收。(吴文英《声声慢·饯魏绣使泊吴江,为友人赋》2922)这里用本典叙写设想中友人梦中还家同妻子团聚的情景。④怅顿解连环,西窗下、对烛频哽咽。(陈允平《浪淘沙慢》[暮烟愁]3129)这里用本典叙写闺中人送别丈夫后的伤离情怀。⑤问西窗停烛,谁吟巴雨;连床鼓瑟,谁弹湘月。(仇远《一寸金》[楼倚寒城]3405)这里用本典叙写词中人羁旅思家的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