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舟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虚舟
【出典】 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济于河,有虚船来触舟,虽有惼心之人不怒。” 又,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 “方船济乎江,有虚船从一方来,触而覆之,虽有忮心,必无怨色。有一人在其中,一谓张之,一谓歙之,再三呼而不应,必以丑声随其后。向不怒而今怒,向虚而今实也。”
【释义】 虚舟即没人驾驶的空船。空船撞了别人的船,虽性子不好的人也不会发怒。可用于虚心地处世的意思。也可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或身世。
【例句】 ①身世虚舟,千载悠悠,一笑休休。(卢挚[双调·蟾宫曲]《武昌怀古》)作者登临怀古,感叹人生如虚舟,自己不能掌握命运。②志同车有輗,身比舟无缆。(汪元亭[双调·雁儿落过得胜令]) “舟无缆”从“虚舟”转意而成。写身世飘泊。③(偈云)暑往寒来春复秋,从知天地一虚舟。(李寿卿杂剧《月明和尚度柳翠》第四折)和尚偈语,说人生是天地间虚舟,飘浮不定。
虚舟-辞源3
【虚舟】㊀空船。淮南子 詮言:“方船濟乎江,有虚舟從一方來,觸而覆之,雖有忮心,必無怨色。”也指輕便的木船。晉 陶潛 陶淵明集二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詩:“虚舟縱逸棹,回復逐無窮。”㊁比喻胸懷坦蕩。晉書 謝安傳 贊:“太保沈浮,曠若虚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