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白-辞源3
【舉白】㊀報告,揭發。漢 曹操 步戰令:“諸部曲者,各自按部陳兵疏數,兵曹舉白,不如令者斬。”(通典一四九)三國志 吳 顧雍傳:“久之,呂壹 秦博爲中書,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。壹等因此漸作威福,……毁短大臣,排陷無辜,雍等皆見舉白,用被譴讓。”㊁乾杯,卽舉杯告盡之意。一説指舉杯罰人飲酒。淮南子 道應:“(魏)文侯喟然歎曰:‘吾獨無 豫讓以爲臣乎?’蹇重舉白而進之,曰:‘請浮君。’”注:“舉白,進酒也。”漢書一〇〇上 敘傳:“設宴飲之會,及 趙 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。”注:“謂引取滿觴而飲,飲訖,舉觴告白盡不也。一説,白者,罰爵之名也。飲有不盡者,則以此爵罰之。”
舉白旗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舉白旗ㄐㄩˇ ㄅㄞˊ ㄑㄧˊjǔ bái qí戰場上豎起白旗,以表示投降的標幟。亦用以比喻服輸或沒辦法。如:「辯不過她那三寸不爛之舌,我只好舉白旗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