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齋志異-中華語文大辭典
聊齋志異聊斋志异ㄌ丨ㄠˊ ㄓㄞ ㄓˋ 丨ˋliáozhāizhìyì書名。清‧蒲松齡撰。全書八卷,或分為十六卷,四百三十一篇。文言短篇小說集。題材廣泛,內容豐富,或敘述官貪吏虐的社會黑暗,或描寫窮苦書生與神鬼妖仙的愛情故事。以刺貪刺虐、反禮教為中心思想;以鬼怪妖魅之真情,反諷人世間之無情無義,抒發作者對現實世界的不滿。王士禎曾為本書題詩「姑妄言之姑聽之,豆棚瓜架雨如絲;料應厭作人間語,愛聽秋墳鬼唱詩。」魯迅則稱作者的筆法「出入幻域,頓入人間。」全書語言精練,描寫細膩,人物形象生動鮮明,情節安排引人入勝,藝術價值極高。又名《聊齋》。
聊齋志異-辞源3
【聊齋志異】清 蒲松齡撰。ॳѧȱ 聊齋。八卷。本或分十六卷,四百三十一篇。書中多借狐鬼故事,以抒發對現實的不滿,刻劃社會的黑暗汙濁,官場科舉的腐敗虚僞。有關愛情故事各篇,抨擊不合理的婚姻制度。描寫細致委曲,用筆變幻多端,曲折入勝,爲我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説名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