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林起义-中国历史辞典
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。西汉末年,土地兼并剧烈,阶级矛盾日趋激化。王莽代汉后,又进行所谓“改制”,广大农民遭到更加深重的苦难。天凤四年(公元17 年)新市(今湖北京山东北)人王匡、王凤组织荆州饥民,发动武装起义,以绿林山(在今湖北当阳东北)为根据地,历史上称为“绿林军”。地皇三年(22 年)山中大疫,他们分兵转移,又称为下江兵和新市兵,并与平林兵会合。次年,立西汉远支皇族刘玄为帝,年号更始。起义军攻占昆阳(今河南叶县北)、定陵(今河南舞阳北)、郾县(今河南郾城)等地,声势大振。王莽派王寻、王邑率军四十二万,号称百万,进行反扑,在昆阳为起义军大败(参见“昆阳之战”),主力全部消灭。起义军乘胜北攻洛阳,西攻长安。西路军进入武关,得到人民响应,迅速攻占长安,王莽被杀死。同时北路军也攻占洛阳。刘玄移都长安后,背叛起义军,杀害农民将领。更始三年(25 年),赤眉军攻入长安,刘玄投降,更始政权结束。
绿林起义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绿林起义Lùlín Qǐyì
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。公元17年,王匡、王凤在绿林山(今湖北大洪山一带)组织农民起义,称绿林军,反对王莽政权。公元23年,攻占长安,推翻了王莽政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