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尉-中華語文大辭典
縣尉县尉ㄒ丨ㄢˋ ㄨㄟˋxiànwèi職官名。始置於戰國,為該縣輔佐官員,掌管縣境內的軍事。秦、兩漢沿置,大縣二人,小縣一人,俸祿為四百石至二百石。由朝廷任命,職掌軍事、治安事宜,主要屬吏有尉史、尉從佐等。歷代所置略同。唐代縣尉多為進士出身者初任之官,京畿縣尉職位尤重,北宋於太祖建隆三年(962)始置,統轄弓箭手,維持本縣治安。遼、金、元均置。明清時罷尉改置典史,故亦稱典史為縣尉。
縣尉-辞源3
【縣₂尉】秦 漢縣萬户以上置令,不及萬户爲長。下有丞、尉,稱長吏;丞、尉屬吏爲少吏。尉主地方治安。歷代因之。元於縣尉外,兼置典史。明廢尉,留典史,掌尉事,後世因稱典史爲縣尉。參閲 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、通典三三 職官十五 總論縣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