綟绶-汉语大词典
綟绶即绿綟绶。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。古代丞相以上官吏用作印绶。
●《东观汉记·百官表》:“印绶:汉制,公侯紫绶,九卿青绶。建武元年,复设诸侯王金玺綟绶。”
●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印章制度》:“建武元年,诏诸侯王金印綟绶、公侯金印紫绶。”
绿綟绶-汉语大词典
绿綟绶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。古代三公以上用绿綟色绶带。
●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及杨骏诛,以瓘录尚书事,加绿綟绶,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”
●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其进位相国,总百揆,封十郡为陈公,备九锡之礼,加玺绂、远游冠、绿綟绶,位在诸侯王上。”亦省作“绿绶”。
●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诸国贵人、相国皆绿绶。”
刘昭注:“徐广曰:‘金印绿綟绶。’綟音戾,草名也。以染似绿,又云似紫。”
●前蜀韦庄《和薛先辈见寄<初秋寓怀即事>之作二十韵》:“惭闻纡绿绶,即候挂朝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