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斷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科斷ㄎㄜ ㄉㄨㄢˋkē duàn定罪、判決。《舊五代史.卷一四六.食貨志》:「如違省價,買賣之人,依盜鑄錢律文科斷。」《唐律.卷二.名例》「若有餘罪及更犯者,聽以歷任之官當」句下唐.長孫無忌.疏議:「或當罪雖盡而更犯法,未經科斷者,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,以次當之。」
科斷-辞源3
【科斷】依法判刑。唐律:“若有餘罪及更犯者,聽以歷代之官當。”疏議二 名例二:“若有餘罪者,謂二官當罪之外,仍有餘徒;或當罪雖盡而更犯法、未經科斷者,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以次當之。”舊五代史 食貨志:“如違省價,買賣之人,依盜鑄錢律文科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