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古谓使者非因公事而以私人身份见国君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仪》:“及礼,私面,私献,皆再拜稽首,君答拜。”郑玄 注:“私面,私覿也。”孙诒让 正义:“《聘义》亦云:‘宾私面私覿。’面与覿为二。此经及《左传》直以私覿为私面者,以覿面义同通称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﹝ 楚 公子 弃疾 ﹞辞不敢见。固请,见之,见如见王,以其乘马八匹私面。”参见“私覿”。
2.谓居官者以私事相见;私自会见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瑾传》:“权 遣 瑾 使 蜀 通好 刘备,与其弟 亮 俱公会相见,退无私面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三九引 唐 薛用弱《集异记·李汾》:“妾乃山下 张 家女也。夕来以父母暂过东村,窃至於此,私面君子,幸无责也。”
私面-辞源3
【私面】㊀古代謂使者非公會以私人身份見國君。左傳 昭六年:“楚 公子棄疾如 晉,報 韓子也。過 鄭,鄭 罕虎 公孫僑 游吉從 鄭伯以勞諸 柤,辭不敢見。固請見之,見。如見王,以其乘馬八匹私面。”注:“私見 鄭伯。”周禮 秋官 司儀:“及禮,私面,私獻,皆再拜稽首,君答拜。”注:“私面,私覿也。”參見“私覿㊀”。㊁古謂居官者以私事相見。三國志 吳 諸葛瑾傳:“權遣 瑾使 蜀通好 劉備,與其弟 亮俱公會相見,退無私面。”參見“私覿㊁”。
私面-汉语大词典
私面1.古谓使者非因公事而以私人身份见国君。
●《周礼·秋官·司仪》:“及礼,私面,私献,皆再拜稽首,君答拜。”
郑玄注:“私面,私觌也。”
●孙诒让正义:“《聘义》亦云:‘宾私面私觌。’面与觌为二。此经及《左传》直以私觌为私面者,以觌面义同通称。”
●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﹝楚公子弃疾﹞辞不敢见。固请,见之,见如见王,以其乘马八匹私面。”
参见“私觌”。
2.谓居官者以私事相见;私自会见。
●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瑾传》:“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,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,退无私面。”
●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三九引唐薛用弱《集异记·李汾》:“妾乃山下张家女也。夕来以父母暂过东村,窃至于此,私面君子,幸无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