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風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相風ㄒㄧㄤˋ ㄈㄥxiàng fēng①觀測風向。晉.潘岳〈相風賦〉:「立成器以相風,棲靈烏於帝庭。」②古代測風向的器具。以木或銅製成烏鳥的形狀,插在竿上放在屋頂或船隻的桅杆上,有風時就會轉動。亦用作儀仗。唐.韓偓〈苑中〉詩:「上苑離宮處處迷,相風高與露盤齊。」也稱為「相風竿」、「相風烏」。
相風烏-辞源3
【相風烏】古代候風儀。三輔黃圖五 臺榭:“郭延生 述征記曰:‘ 長安宮南有 靈臺,高十五仞,上有渾儀,張衡所制。又有相風銅烏,遇風乃動。’”也省作“相風”、“相烏”。唐 韓偓 香奩集 夏日詩:“相風不動烏龍睡,時有幽禽自喚名。”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六 周祀宗廟歌十二:“鼓移行漏,風轉相烏。”參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二 相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