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古道路名。(秦始皇)三十五年(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)命 蒙恬 开筑,北起 九原(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),南至 云阳(今 陕西 淳化 西北),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论》:“吾适北边,自 直道 归,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,堑山堙谷,通 直道,固轻百姓力矣。”《新民晚报》1984.6.8:“‘秦始皇 直道’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……全长一千四百里。由于是‘直道’,因此遇山开山,遇沟填沟,工程十分浩大。”
2.泛指直的路。《北史·张衡传》:“帝上 太行,开直道九十里,以抵其宅。”《魏书·太祖纪》:“车驾将北还,发卒万人治直道。”
3.犹正道。指确当的道理、准则。《礼记·杂记》:“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。”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,而忠直日疏。”唐 吕岩《促拍满路花》词:“是非海里,直道作人难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二:“﹝ 朱熹 ﹞慨然叹息道:‘看此世界,直道终不可行!’”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五:“‘犯而不校’是恕道,‘以眼还眼以牙还牙’是直道。”
直道-汉语大词典
直道1.古道路名。(秦始皇)三十五年(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)命蒙恬开筑,北起九原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),南至云阳(今陕西淳化西北),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。
●《史记·蒙恬列传论》:“吾适北边,自直道归,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,堑山堙谷,通直道,固轻百姓力矣。”
●《新民晚报》1984.6.8:“‘秦始皇直道’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……全长一千四百里。由于是‘直道’,因此遇山开山,遇沟填沟,工程十分浩大。”
2.泛指直的路。
●《北史·张衡传》:“帝上太行,开直道九十里,以抵其宅。”
●《魏书·太祖纪》:“车驾将北还,发卒万人治直道。”
3.犹正道。指确当的道理、准则。
●《礼记·杂记》:“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。”
●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,而忠直日疏。”
●唐吕岩《促拍满路花》词:“是非海里,直道作人难。”
●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二:“﹝朱熹﹞慨然叹息道:‘看此世界,直道终不可行!’”
●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五:“‘犯而不校’是恕道,‘以眼还眼以牙还牙’是直道。”
直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直道ㄓˊ ㄉㄠˋzhí dào①正直之道。《文選.潘岳.夏侯常侍誄》:「事君直道,與朋信心。」《文選.袁宏.三國名臣序贊》:「好是不群,折而不屈,屢摧逆鱗,直道受黜。」②筆直不彎曲的道路。《北史.卷七四.張衡傳》:「帝上太行,開直道九十里,以抵其宅。」《魏書.卷二.太祖紀》:「車駕將北還,發卒萬人治直道。」③即使、就說。唐.李商隱〈無題〉詩二首之二:「直道相思了無益,未妨惆悵是清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