狡獪-中華語文大辭典
狡獪狡狯ㄐ丨ㄠˇ ㄎㄨㄞˋjiǎokuài奸詐狡猾。[例]~之人,慎不可交。
狡獪-辞源3
【狡獪】㊀嬉戲。宋書 明恭王皇后傳:“(廢帝)因此欲加酖害,已令太醫煮藥。左右人止之曰:‘若行此事,官便應作孝子,豈復得出入狡獪?’”㊁詭變,開玩笑。世説新語 文學:“袁彦伯作 名士傳成,見 謝公(安)。公笑曰:‘我嘗與諸人道 江北事,特作狡獪耳。’彦伯遂以箸書。”舊題 晉 葛洪 神仙傳七:“方平笑曰:‘姑故年少,吾老矣,了不喜復作此狡獪變化也。’”㊂狡詐。唐 韓愈 昌黎集遺文一 嘲鼾睡詩之二:“盜賊雖狡獪,亡魂敢窺閫!”新唐書一三九 張鎬傳密奏:“滑州防御使 許叔冀狡獪,臨難必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