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圖-中華語文大辭典
浮圖浮屠ㄈㄨˊ ㄊㄨˊfútú1.佛陀。[例]耗資數百萬,造~巨像。2.佛教。[例]毋事~│先生之學,雜於~、老氏。3.和尚。[例]~持缽,倚於門閭。4.佛教建築形式之一。最初用於供奉佛骨,後亦用於供奉佛像,收藏佛經或保存僧人遺體。也作「佛圖」、「浮屠」、「佛塔」。(梵buddha)
浮圖-辞源3
【浮圖】㊀佛。後漢書八八 西域傳 天竺國:“後 桓帝好神,數祀浮圖、老子,百姓稍有奉者,後遂轉盛。”參見“浮屠㊀”。㊁塔。魏書 釋老志:“凡宮塔制度,猶依 天竺舊狀而重構之,從一級至三、五、七、九,世人相承謂之浮圖,或云佛圖。”㊂傘尖,傘頂。以形狀似塔而名。金史 儀衛志下:“傘制,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羅表紫裏、金浮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