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汗浃背-中华成语大词典
流汗浃背
【拼音】:liú hàn jiā bèi
解释
①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。
出处
宋·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[桂员外]猛然惊醒,流汗浃背,乃是一梦,身子却在寓所,天已大明了。”
示例
圣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凭赤眉之众,其乌合同也。圣公称尊,~;盆子建号,宛缩欲啼,其负乘同也。 ★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一》
近义词
汗流浃背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满身大汗
流汗浃背-汉语大词典
流汗浃背1.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
●宋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
●《警世通言·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“﹝桂员外﹞猛然惊醒,流汗浃背,乃是一梦,身子却在寓所。”
2.形容惭愧不安之极。
●明宋濂《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大千禅师照公石坟碑文》:“﹝熙公﹞一日阅真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,默识悬解,流汗浃背。”
●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占毕一》:“圣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凭赤眉之众,其乌合同也。圣公称尊,流汗浃背?盆子建号,宛缩欲啼,其负乘同也。”
明-冯梦龙-第二十五卷-《警世通言》:[桂员外]猛然惊醒,流汗浃背,乃是一梦,身子却在寓所,天已大明了。
明-胡应麟--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一》:圣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凭赤眉之众,其乌合同也。圣公称尊,流汗浃背;盆子建号,宛缩欲啼,其负乘同也。
明-宋濂--《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大千禅师照公石坟碑文》:〔熙公〕一日阅真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,默识悬解,流汗浃背。
宋-洪迈--《夷坚支志·李克己井梦》:遂梦……引手就涤,不觉失足而坠。既寤,流汗浃背,乃用井中清水之义,更名曰囦,其音与渊同。
明-冯梦龙-卷九-《喻世明言》:唐璧慌忙拜伏在地,流汗浃背,不敢仰视。
宋-欧阳修-五四-《新五代史·司空颋传》:张彦之乱,命判官王正言草奏诋斥梁君臣,正言素不能文辞,又为兵刃所迫,流汗浃背,不能下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