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負-中華語文大辭典
正負正负ㄓㄥˋ ㄈㄨˋzhènɡfù1.數學上指正數和負數的合稱。凡大於零的數稱為正數,小於零的數稱為負數。2.物理學上指失去電子的和得到電子的。
正負術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即正、負數運算法則。正、負之別,最先見於籌算。西漢前期就用赤籌表正,黑籌表負。或以三角截面之籌表正,矩形截面之籌表負。“正負術”一語始於《九章算術》:“同名相除,異名相益,正無入負之,負無入正之。”“異名相除,同名相益,正無入正之,負無入負之。”前者為正負數減法,後者為加法。其中包含比較絕對值的意思,與今完全一致。在外國,身毒的梵藏(即婆羅摩及多)於公元六三○年才首次提到負數。而歐洲直到一五四五年才由卡丹比較完整地論及負數,而稍後的德國數學家斯梯費爾還把負數斥之為“荒謬”。號稱“代數學之父”的韋達,在解兩次方程時也把負根一律舍去。而我國北宋的劉益,就已首創正負開方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