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梁-汉语大词典
梅梁1.指会稽(今浙江绍兴)庙原的大梁。
●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○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夏禹庙中有梅梁,忽一春生枝叶。”
●唐徐浩《谒禹庙》诗:“梅梁今不坏,松祏古仍留。”
●宋晁补之《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》诗:“曷不南游观禹穴,梅梁锁涩萍满皮,神物变化当若斯。”
●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考索·梅梁》:“禹庙梅梁,为词林典故,由来久矣。余甚疑之,意以为梅树屈曲,岂能为栋梁乎……偶阅《说文》‘梅’字注曰:‘楠也,莫杯切。’乃知此梁是楠木也。”
2.泛指宫殿的大梁。
●唐沈佺期《七夕曝衣篇》诗:“珠履奔腾上兰砌,金梯宛转出梅梁。”
禹庙梅梁-中国神话大词典
禹庙梅梁
明刘绩《霏雪录》:“禹庙梅梁,乃大梅山所产梅树也,山在鄞县东南七十里。唐张僧繇图龙其上。夜大风雨,尝飞入镜湖与龙斗。人见梁上水淋漓湿,萍藻满焉,始骇异之。乃以铁索锁于柱。今禹庙以他梅树代之,不斫不削,存故事耳,非旧物也。”按:此禹庙谓会稽禹庙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神异典》卷五○云:“(禹)庙在绍兴府会稽山东北麓禹陵之右。粱时修庙,俄风雨大至,湖中漂梅木一株,取以为梁,名曰梅梁。”谓此。然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○引《风俗通》(今本无)云:“夏禹庙中有梅梁,忽一春生枝叶。”则汉时已有关于禹庙梅梁之异闻。清钱泳《履园丛话》卷三“梅梁”条云:“禹庙梅梁,为词林典故,由来久矣。余甚疑之,意以为梅树屈曲,岂能为梁乎?偶阅《说文》梅字注,曰:‘楠也,莫杯切。’乃知此梁是楠木也。”其说可以祛惑。参见“钟斗蛟”(236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