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坡肉-中華語文大辭典
東坡肉东坡肉ㄉㄨㄥ ㄆㄛ ㄖㄡˋdōnɡpōròu以五花肉燉製而成的傳統名菜。將肉切成二寸大小的正方形,加入調味料,再用慢火燜煮至爛熟。相傳為宋朝蘇軾所創。
東坡肉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,他謫居黃州時嗜食豬肉,並有自己的獨特烹飪方法。他曾戲作《食豬肉》詩雲:“黃州好豬肉,價賤如糞土。富者不肯吃,貧者不解煮。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時他自美。每日起來打一碗,飽得自家君莫管。”後世菜肴中有所謂“東坡肉”,即因此得名。一般做法是:把五花肉切成大塊,加蔥、薑、醬油、冰糖、料酒,慢火細燜即成。明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》卷二六:“肉之大(胾音zì。大塊肉。)不割者,名東坡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