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-沈括--《梦溪笔谈·讥谑》:吴人多谓梅子为“曹公”,以其尝望梅止渴也。
明-冯梦龙-卷十七-《喻世明言》:离索之感,人孰无之?此间歌妓杨玉,颇饶雅致,且作望梅止渴何如?
清-李绿园-八十五回-《歧路灯》:一家吃穿,等着做官,这官是望梅止渴的。
现代-巴金-八十三-《随想录》:望梅止渴、画饼充饥的年代早已过去,人们要听的是真话。
现代-姚雪垠-三卷五十七章-《李自成》:虽然他相信黄河北岸还会继续派船接运开封绅民,但听了黄澍的答话,总觉得像是望梅止渴。
明-凌濛初-卷十五-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却那里得这银子来! 只好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。
现代-茅盾-七-《路》:骗谁呀?你是在那里望梅止渴。
元-杜仁杰-曲-《耍孩儿·喻情》: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,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,司狱司蹬弩劳神力,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。
东汉末年,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,一路行军,走得非常辛苦。正是盛夏,火辣辣的太阳散发着巨大的热量,大地都快被烤焦了。曹操的军队走了很多天,所有人都十分疲惫,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,没有人烟,也没有水源。将士们想尽了办法,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。
头顶烈日,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,大汗淋淋,口干舌燥,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,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。每走几里路,就有人因中暑倒下死去,即使是身体强壮的士兵,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。
曹操看着这样的情景,心里非常焦急。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,在山岗上极力远眺,想找到一个有水的地方。可是他失望地发现,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,干旱的地区大得很。再回头看看士兵,一个个东倒西歪,渴得不行,怕是很难支撑下去了。
曹操是个聪明的人,心想:找不到水,这么耗下去,不但会耽误作战时机,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,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,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?
曹操想了又想,突然灵机一动,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。他就在山岗上,抽出令旗指向前方,大声喊道:“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,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,大家再坚持一下,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!”
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,想起梅子的酸味,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,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,一时间精神振奋,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。就这样,曹操终于率领军队坚持走到了有水的地方。
成语解读:“望梅止渴”的意思是梅子酸,人想象吃梅子就会流口水,这样就可以止渴。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空想安慰自己。
成语心得: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想象,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。小朋友,当我们遇到困难时,不要害怕,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勇敢前行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