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命-辞源3
【時命】㊀隨時的索取。左傳 昭三十年:“事大,在共其時命。”注:“隨時共所求。”謂小國事大國,當隨時供其所求。㊁朝廷的命令。晉書 杜夷傳:“皇太子三至 夷第,執經問義。夷雖逼時命,亦未嘗朝謁。”㊂指命運。楚辭 漢 東方朔 七諫 哀命:“哀時命之不合兮,傷 楚國之多憂。”唐 岑參 岑嘉州集一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詩:“時命難自知,功業豈暫忘?”㊃指時機。莊子 繕性:“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,則反一無迹。”
時命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時命ㄕˊ ㄇㄧㄥˋshí mìng①命運。唐.岑參〈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〉詩:「時命難自知,功業豈暫忘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周史.卷上》:「大丈夫富貴貧賤,各有時命。」②當時政府的命令。《晉書.卷九一.儒林傳.杜夷傳》:「夷雖逼時命,亦未嘗朝謁,國有大政,恆就夷諮訪焉。」晉.陸機〈猛虎行〉:「整駕肅時命,杖策將遠尋。」③大國當時或隨時之命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小適大有五惡,說其罪戾,請其不足,行其政事,共其職貢,從其時命。不然,則重其幣帛,以賀其福而弔其凶,皆小國之禍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