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節-辞源3
【支節】㊀四肢骨節。漢書九九下 王莽傳:“軍人分裂 莽身,支節肌骨臠分,爭相殺者數十人。”列子 湯問:“内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,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。”㊁細節,瑣事。同“枝節”。宋 朱熹 朱文公集四九 答王子合書:“來喻所引乃舊本,後來思之,不能又生支節,轉費分疏,故嘗削去。”參見“枝節”。
支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支節ㄓ ㄐㄧㄝˊzhī jié①四肢骨節。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下》:「軍人分裂莽身,支節肌骨臠分,爭相殺者數十人。」唐.羅隱《蒙叟遺意》:「混沌氏以支節為山嶽,以腸胃為江河。」②繁瑣細碎,不重要的事。明.王守仁《傳習錄.卷中.答聶文蔚》:「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卻,須又從事親的良知上去擴充將來,如此,又是脫卻本原,著在支節上求了。」清.陳鱣《對策.卷四》:「至於禮志,合郊祀、祭祀、朝會為一門,以省支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