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腫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擁腫ㄩㄥˇ ㄓㄨㄥˇyǒng zhǒng①隆起而不平直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,而不中繩墨。」②形容肥胖笨重、不靈巧。唐.韓偓〈雨〉詩:「餉婦寥翹布領寒,牧童擁腫簑衣溼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〇.灤陽續錄二》:「京都有富室子,形狀擁腫,步履蹣跚。」也作「臃腫」。
擁腫-辞源3
【擁腫】㊀隆起不平直。同“臃腫”。莊子 逍遥遊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。”後作爲才不堪用之典。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 勉學:“夏侯玄以才望被戮,無支離擁腫之鑒也。”㊁泛指肥大之狀。唐 韓偓 玉山樵人集 雨詩:“餉婦寥翹布領塞[寒],牧童擁腫簑衣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