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遺補闕-中華語文大辭典
拾遺補闕拾遗补阙ㄕˊ 丨ˊ ㄅㄨˇ ㄑㄩㄝshíyí-bǔquē補正別人遺漏、缺失的地方。也作「拾遺補缺」。[例]夫獻可替否,宰相之責也;~,諫官之職也(《清史稿‧卷四二一‧李菡列傳》)。
拾遺補闕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
拾遺補闕㊣ㄕˊ ㄧˊ ㄅㄨˇ ㄑㄩㄝshí yí bǔ quē釋義彌補疏漏、匡正過失。文選・司馬遷・報任少卿書:「不能納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譽,自結明主。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,招賢進能,顯巖穴之士。」清史稿・卷四二一・李菡傳:「夫獻可替否,宰相之責也;拾遺補闕,諫官之職也。」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7742拾遺補闕備註頻5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成語大辭典(上)(下)、成語典號FL000000366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