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周-中華語文大辭典
後周后周ㄏㄡˋ ㄓㄡhòuzhōu朝代名:1.(557-581)鮮卑人宇文覺迫西魏恭帝禪讓後建國,後為楊堅所滅。為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,史稱「北周」、「後周」。2.(951-960)鄴都留守郭威滅五代後漢稱帝,後為趙匡胤所滅。都汴(今河南開封),國號周,為五代之一,史稱「後周」。
後周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朝代名。五代之一。公元951年後漢鄴都留守郭威滅後漢稱帝。建都汴(今河南開封),國號周,史稱後周。周太祖郭威、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,加強封建中央集權,改革敝政,整肅吏治,均定田賦,整頓禁軍,獎勵生產,限制佛教,使北方政治、經濟漸趨好轉。顯德二年(955年),周世宗伐後蜀,取秦(今甘肅天水)、成(今甘肅成縣)、階(今甘肅武都)三州,次年又親征南唐,得淮南江北共十四州。顯德六年,周世宗親征契丹,收複當年後晉石敬瑭割給契丹的瀛州(今河北河間)、莫州(今河北任邱)及莫州以北的瓦橋關、益津關和淤口關,在瓦橋關設雄州(今河北雄縣),益津關設霸州(今河北霸縣),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。周世宗病死後,960年,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,建立了宋朝。後周共曆3帝,1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