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立-中華語文大辭典
廢立废立ㄈㄟˋ ㄌ丨ˋfèilì1.〈書〉廢除原來的國君、皇后、太子、諸侯等,而另立新的。[例]諸侯~分削,譜紀不明(《史記‧卷一三○‧太史公自序》)。2.〈書〉廢棄或保存;廢棄或新立。[例]於是互執見聞,各引師說,依據不同,遂成五部,而所制輕重,時或不同,開遮~,不無小異(《大正新脩大藏經‧史傳部二‧高僧傳‧明律‧釋僧祐》)。
廢立-辞源3
【廢立】㊀帝王廢置諸侯、太子等,或大臣廢舊君立新君,都叫廢立。史記 太史公自序:“漢興已來,至于 太初百年,諸侯廢立分削,譜紀不明。”後漢書 安帝紀:“(永初元年)司空 周章密謀廢立,策免,自殺。”㊁廢棄與建置。南朝 梁釋 慧皎 高僧傳十一 明律 論:“而所制輕重,時或不同,開遮廢立,不無小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