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西-辞源3
【安西】㊀ 唐代六都護府之一。貞觀十四年置於 交河城,屬 隴右道。顯慶三年移治 龜兹。龍朔元年,統轄 龜兹、于闐、焉耆(原稱 碎葉)、疏勒四鎮,及 月氏等九十六府州。至德以後,改稱 鎮西都護府。參閲 唐會要七三 安西都護府、太平寰宇記一五六 西州。㊁路名。元 至元十六年置,治所在今 陝西 西安市城區境。皇慶元年改爲 奉元路。轄境包括今 陝西 西安市及 咸陽市 渭南兩市的一部分。參閲 元史 地理志三 奉元路、嘉慶一統志二二八 西安府二。
安西四鎮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唐朝在西域設置的四個軍事重鎮。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(649年)在天山南路設置龜茲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)、於闐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西南)、焉耆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西南)、疏勒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)四鎮,各置都督府,都屬安西都護府,派兵戍守,曾一度以碎葉(今焉耆附近)代焉耆,總稱安西四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