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發神讖碑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天發神讖碑天发神谶碑ㄊ丨ㄢ ㄈㄚ ㄕㄣˊ ㄔㄣˋ ㄅㄟtiān fā shénchèn bēi三國碑刻。傳撰文為華核,皇象書寫。內容為三國吳主孫皓亡國前四年,製造「天命永歸大吳」之輿論,偽稱天降神讖而刻立此碑,內容多荒誕無稽。此碑用隸勢寫篆字結構,書體非篆非隸,處在兩者之間。橫首用方筆縱切、橫尾有波磔,豎畫收筆用懸針法,字勢雄偉。康有為稱「筆力偉健冠古今」。原石立於現南京鳳凰山,至宋時已斷為三截,清嘉慶十年(1805)燬於火。今傳世多為翻刻本。又名〈三段碑〉、〈三截碑〉。
天發神讖碑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天發神讖碑ㄊㄧㄢ ㄈㄚ ㄕㄣˊ ㄔㄣˋ ㄅㄟtiān fā shén chèn bēi三國吳末帝天璽元年(西元276)刻立。此碑結構是以隸書筆法作方整的篆體,筆力峻厚,造形奇特。原石於清嘉慶年間在南京孔廟毀於火,現存拓本。也稱為「三段碑」、「吳天璽紀功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