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之不恭-中華語文大辭典
卻之不恭却之不恭ㄑㄩㄝˋ ㄓ ㄅㄨˋ ㄍㄨㄥquèzhī-bùɡōnɡ客套話。用於準備接受邀請、禮物或對方賜予職事時,表示拒絕了(對方好意)就顯得不尊重對方。語本《孟子‧萬章下》。[例]~,受之有愧。
卻之不恭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
卻之不恭㊣ㄑㄩㄝˋ ㄓ ㄅㄨˋ ㄍㄨㄥquè zhī bù gōng釋義本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或贈予是不恭敬的。語本孟子・萬章上:「卻之,卻之為不恭,何哉?」後多用為接受他人的饋贈或邀請時的客套話。金瓶梅・第三十九回:「迭受重禮,使小道卻之不恭,受之有愧。」文明小史・第五十九回:「不怕輸,只管來。但是我卻之不恭,受之有愧。」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9470卻之不恭備註頻12書中國成語大辭典、簡明實用成語辭典、成語辭典、實用成語辭典(1)(2)(1)、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(上)(下)、漢語成語考釋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遠流活用成語辭典、同義反義成語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成語大辭典(上)(下)、成語典號FL000000314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