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文-汉语大词典
初文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,多是独体字。与“后起字”相对而言。
●章炳麟《文始·叙例》:“于是刺取《说文》独体,命以初文;其诸渻变及合体象形指事,与声具而形残,若同体复重者,谓之准初文。”
●陆宗达《说文解字通论》第一章:“这种初文在标识语言时,往往一形数用。”
初文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文字學上往往把某字的早期寫法稱為初文,以區別於該字的較為後起的不同寫法。如“背”字本來寫作“北”,在未楷化以前象兩人背對著背(),後因借指南北的北,就加了意符“月”(即“肉”),成了今天的“背”。又如“暮”字本來寫作“莫”,在未楷化以前象日(太陽)在草叢中(),後因借為否定副詞,就又加“日”,成了今天的“暮”。象“北”、“莫”就是“背”、“暮”的初文。初文的字體結構一般都較後起字簡單。初文又稱為“本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