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書 -中国文化史辞典
一、漢代學者通過分析歸納得出的漢字造字的六種規則。班固《漢書·藝文志》裏始見六書之名: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聲、轉注、假借。鄭眾《周禮解詁》列六書為:象形、會意、轉注、處事、假借、諧聲。許慎《說義解字·敘》稱六書為:指事、象形、形聲、會意、轉注、假借。分別下了定義,並舉例說明。後來的研究者大多采用許慎所稱的名目和班固所列的順序。六書又稱“六體”。如唐賈公彥說:“書有六體,形聲實多。”二、《說文解字·敘》中提到另一種含義的六書,指新莽時的六種字體: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佐書、繆篆、鳥蟲書。
六書-中華語文大辭典
六書六书ㄌ丨ㄡˋ ㄕㄨliùshū1.漢字結構的六種造字法則,即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、轉注和假借。2.王莽時的六種字體,即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左書、繆書、鳥蟲書。也作「六體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