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貍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佛貍ㄅㄧˋ ㄌㄧˊbì lí北魏太武帝的小名,今揚州有佛貍祠。宋.辛棄疾〈永遇樂.千古江山〉詞:「可堪回首,佛貍祠下,一片神鴉社鼓。」明.吳偉業〈滿江紅.沽酒南徐〉詞:「記當年阿童東下,佛貍深入。」
佛貍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佛貍
【出典】 《宋书》卷九五《索虏传》:“(拓跋)嗣死,谥曰明元皇帝,子焘字佛貍代立。”“(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)十二月,(拓跋焘)于盱眙渡淮,破胡崇之等军。留尚书韩元兴数千人守盱眙,自率大众南向。……凡所经过,莫不残害。焘至瓜步,坏民屋宇……焘凿瓜步山为盘道,于其顶设氈屋。……二十八年正月朔,焘会于山上,并及土人。会竟,掠民户,烧邑屋而去。……焘凡破南兖、徐、兖、豫、青、冀六州,杀略不可称计,而其士马死伤过半,国人并尤之。”
【释义】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貍。他于南朝宋文帝元嘉间曾率师渡淮南犯至瓜步,一路烧杀抢掠,临江而还。后常用作敌酋的代称。
【例句】 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貍愁。(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舟次扬州和人韵》1873)这里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代指统兵南犯、惨败丧身的金主完颜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