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尸流血-中华成语大词典
伏尸流血
【拼音】:fú shī liú xuè
解释
伏尸:横尸在地。指人死亡。形容杀人众多。
出处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示例
天赐六年,天文多变,占者云当有逆臣~。 ★《魏书·昭成子孙列传》
近义词
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
伏尸流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伏尸流血ㄈㄨˊ ㄕ ㄌㄧㄡˊ ㄒㄩㄝˋfú shī liú xuè語本《戰國策.魏策四》:「秦王曰:『天子之怒,伏屍百萬,流血千里。』」形容殺人眾多。《史記.卷一一二.主父偃傳》:「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聖王重行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