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熊-汉语大词典
人熊1.罴的别名。因其直立行走时像人,故称。
●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熊》:“俗呼熊为猪熊,罴为人熊、马熊,各因形似以为别也。”
●《尔雅·释兽》“罴如熊”清郝懿行义疏:“盖熊罴相类,俗人不识罴,故呼为人熊耳。”
2.狒狒的别名。
●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·人熊》:“广西有兽名人熊,乃一长大人也。被发裸体,手爪长锐,常以爪划橄榄木,取其脂液涂身,厚数寸,用以御寒暑,敌搏噬。是兽也,力能搏虎。”
●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狒狒》:“按《方舆志》云:狒狒,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,呼为人熊……闽中沙县幼山有之,长丈余,逢人则笑,呼为山大人,或曰野人及山魈也。”
●清李调元等《卍斋璅录》卷九:“《广东新语》:人熊一名山笑。”
参阅袁珂《山海经校注·海内南经》。
人熊-辞源3
【人熊】㊀羆。卽棕熊。因能似人直立行走,故名。明 方以智 通雅四六 獸:“熊、羆、魋一類也。黑者熊,大而黃白者羆,黃赤色者魋。……人熊卽魋。”參閲 本草綱目五一上 獸二 熊。㊁狒狒。今之猩猩,體壯大,披紅褐色長毛。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九 人熊:“廣西有獸名人熊,乃一長大人也。被髮裸體,手爪長鋭。常以爪劃橄欖木,取其脂液塗身,……力能搏虎。”本草綱目五一下 獸四 狒狒:“按 方輿志云:狒狒,西 蜀及 處州山中亦有之,呼爲人熊…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