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正-汉语大词典
乐正1.谓整理音乐篇章。
●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吾自卫反鲁,然后乐正,《雅》、《颂》各得其所。’”邢昺疏:“孔子以定十四年去鲁应聘诸国,鲁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,是时道衰乐废,孔子来还乃正之。”
2.指音乐的正声。
●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政象乐,乐从和,和从平……于是乎气无滞阴,亦无散阳,阴阳序次,风雨时至,嘉生繁祉,人民和利,物备而乐成,上下不罢,故曰乐正。”
3.古时乐官之长。
●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乐正先升,北面立于其西。”
郑玄注:“正,长也。”
●贾公彦疏:“案《周礼》有大司乐、乐师,天子之官。此乐正,诸侯及士大夫之官,当天子大司乐……云长,乐官之长也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颂赞》:“昔虞舜之祀,乐正重赞,盖唱发之辞也。”
●《宋史·乐志三》:“开封布衣叶防上书论乐器、律曲……帝以乐律绝学,防草莱中习之尤难,乃补防为乐正。”
4.复姓。
●战国时有乐正克。见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。
乐正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同:
樂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