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

艺空字典 > 东阳

东阳的拼音

dōng yáng

东阳的同音词

拼音为dōng的汉字
拼音为yáng的汉字
拼音为dong的汉字
拼音为yang的汉字

东阳的基础解释

1.古邑名。春秋 鲁 地。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。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吴 师克 东阳 而进,舍於 五梧。” 2.古邑名。春秋 齐 地。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。《左传·襄公六年》:“四月,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。”杜预 注:“东阳,齐 竟上邑。” 3.古邑名。战国 楚 地。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,其可乎?”韦昭 注:“东阳,楚 北邑。” 4.古地区名。春秋 晋 地。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、邯郸 一带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六月,荀吴 略 东阳。”杜预 注:“东阳,晋 之 山 东邑,魏郡 广平 以北。” 5.古地区名。战国 赵 地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以 代、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,东阳、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。”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:“东阳 属 清河;河外,滹沱河 之外。” 6.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。絳、灌、东阳侯、冯敬 之属尽害之。”颜师古 注:“东阳侯,张相如 也。”唐 皮日休《悼贾》:“上既悦而欲大用兮,遭 絳 灌 与 东阳,道既摈兮何明,乃出傅於 沅 湘。” 7.指 南朝 梁 沉约。因其曾为 东阳 守,故称。宋 曹组《蓦山溪·梅》词:“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 也,试问花知否?”元 袁易《台城路》词:“风流渐懒,但诗恼 东阳,病添 中散。”参见“东阳销瘦”。 8.复姓。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。

东阳的详细解释

  1. 古邑名。

    春秋 鲁 地。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。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,舍於 五梧 。”

  2. 古邑名。

    春秋 齐 地。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。《左传·襄公六年》:“四月,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。” 杜预 注:“ 东阳 , 齐 竟上邑。”

  3. 古邑名。

    战国 楚 地。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,其可乎?” 韦昭 注:“ 东阳 , 楚 北邑。”

  4. 古地区名。

    春秋 晋 地。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、 邯郸 一带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六月, 荀吴 略 东阳 。” 杜预 注:“ 东阳 , 晋 之 山 东邑, 魏郡 广平 以北。”

  5. 古地区名。

    战国 赵 地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以 代 、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, 东阳 、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。”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:“ 东阳 属 清河 ;河外, 滹沱河 之外。”

  6. 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。

    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。 絳 、 灌 、 东阳侯 、 冯敬 之属尽害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东阳侯 , 张相如 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悼贾》:“上既悦而欲大用兮,遭 絳 灌 与 东阳 ,道既摈兮何明,乃出傅於 沅 湘 。”

  7. 指 南朝 梁 沉约 。因其曾为 东阳 守,故称。

    宋 曹组 《蓦山溪·梅》词:“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 东阳 也,试问花知否?” 元 袁易 《台城路》词:“风流渐懒,但诗恼 东阳 ,病添 中散 。”参见“ 东阳销瘦 ”。

  8. 复姓。

   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。


东阳的按字解释

东阳的词典解释

东阳-汉语大词典

东阳1.古邑名。
●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费县境。
●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吴师克东阳而进,舍于五梧。”
2.古邑名。
●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省临胊县境。
●《左传·襄公六年》:“四月,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。”
杜预注:“东阳,齐竟上邑。”
3.古邑名。
●战国楚地。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境。
●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若资东阳之盗使杀之,其可乎?”
韦昭注:“东阳,楚北邑。”
4.古地区名。
●春秋晋地。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、邯郸一带。
●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六月,荀吴略东阳。”
杜预注:“东阳,晋之山东邑,魏郡广平以北。”
5.古地区名。
●战国赵地。
●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以代、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,东阳、河外不战而毕反为齐矣。”
●陈奇猷集释引鲍彪曰:“东阳属清河;河外,滹沱河之外。”
●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弛上党,在一而已。以临东阳,则邯郸口中虱也。”
陈奇猷集释:“东阳,赵地。”
6.指汉东阳侯张相如。
●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。绛、灌、东阳侯、冯敬之属尽害之。”
颜师古注:“东阳侯,张相如也。”
●唐皮日休《悼贾》:“上既悦而欲大用兮,遭绛灌与东阳,道既摈兮何明,乃出傅于沅湘。”
7.指南朝梁沈约。因其曾为东阳守,故称。
●宋曹组《蓦山溪·梅》词:“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?”
●元袁易《台城路》词:“风流渐懒,但诗恼东阳,病添中散。”
参见“东阳销瘦”。
8.复姓。
●南朝宋有东阳无疑。

东阳-中国历史辞典

明时黄萧养年号(1449—1450)。

东阳的引证

东阳的成语故事

东阳的例句

东阳的成语接龙

东阳的组词

东阳的近义词

东阳的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东阳的反义词 东阳的近义词 东阳的同音词 西虞 肥邑 邹孟 文成 雁门 严徐 惠叔 邹氏律 东阳的东是什么意思 东阳的阳是什么意思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东阳的词语
  • 东能组什么词
  • 东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东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东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东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东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东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东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东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阳能组什么词
  • 阳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阳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阳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阳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阳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阳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阳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阳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