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再起-汉语大词典
东山再起《晋书·谢安传》载:安少有重名,“初辟司徒府,除佐著作郎,并以疾辞。”隐居会稽东山,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,累迁中书令、司徒等要职,晋室赖以转危为安。后以“东山再起”指退隐复仕或失势后重新得势。
●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或者圣恩高厚,想起来,还有东山再起之日,也未可知。”
●马识途《最有办法的人》:“于是莫达志怀着东山再起的伟大抱负,到601工地‘上任’去当材料员去了。”
参见“东山”。
东山再起-汉语同近反辨
[近义] 死灰复燃
[反义] 一蹶不振
-[东山再起] 比喻隐退后再复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后复起,重又得势。例:他这是~,再度与你较量。
-[死灰复燃]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又燃着了。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。现比喻已经消亡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例: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,你公然想~,图谋不轨,你现在可知道我夏元且的厉害了吧?哼!
-[一蹶不振] 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作起来。例:不能~,你要从头做起。
[说明] “东山再起”和“死灰复燃”的感情色彩不同。“东山再起”是中性的,“死灰复燃”是贬义的。它们的适用对象也不同。“东山再起”只用于人(包括人的某种势力、组织),“死灰复燃”适用对象比较广泛,除“人”外,还用于抽象的或具体的“物”。
唐-杜甫--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:无数将军西第成,早作丞相东山起。
宋-刘过--《龙洲集·四·代寿韩平原五首》:要令邻敌尊裴度,必向东山起谢安。
清-袁枚--《小仓山房诗集·三○·蒋苕生太史病废家居……临别赠歌》::无端奉母江南归,天子时时叹不羁。东山再起欲有为,抒所蕴畜(同“蓄”)佐明治。
近代-文康-第三九回-《儿女英雄传》:依学海鄙见,还是早办一条归路,回到家乡,先图个骨肉团聚;一面藏器待时。或者圣恩高厚,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,也未可知。
现代-马识途--《最有办法的人》:于是莫达志怀着东山再起的伟大抱负,到601工地“上任”去当材料员去了。
明-张栋--《大臣庸遇倾邪并宜罢斥以快公论疏》:苟存骸骨,时移事改,东山再起,不弃生平,一言弗合而去者,亦幸也。
当代-余秋雨-五-《抱愧山西》:令人惊叹的是,在太平天国之后,山西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,竟又重整旗鼓,东山再起。
唐-德刚-第二〇章-《李宗仁回忆录》:惟近来吴佩孚乘张作霖、冯玉祥互战于天津一带,遂东山再起,自称讨贼联军总司令,整训所部,又成劲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