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樂-辞源3
【三樂】㊀(~lè)三件值得高興的事。孟子 盡心上以“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”、“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”、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爲三樂。列子 天瑞以爲人、爲男、得壽爲三樂。㊁(~yào)三件愛好的事。論語 季氏:“益者三樂,損者三樂。”㊂(~yuè)祀天、地、鬼三種音樂。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五 樂律一:“此三樂之始終也。”
三樂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三樂㈠ㄙㄢ ㄌㄜˋsān lè三種令人愉悅的事。《孟子.盡心上》:「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。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地,二樂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」《抱朴子.內篇.釋滯》:「帶索藍縷,茹草操耜,玩其三樂,守常待終。」三樂㈡ㄙㄢ ㄧㄠˋsān yào三種喜好。《論語.季氏》:「益者三樂,損者三樂。樂節禮樂,樂道人之善,樂多賢友,益矣;樂驕樂,樂佚遊,樂宴樂,損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