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槐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三槐(槐坛)
【出典】 《周礼》卷九《秋官》:“朝士,掌建邦外朝之法,左九棘,公卿大夫位焉,群士在其后。右九棘,公侯伯子男位焉,群吏在其后。面三槐,三公位焉,州长众庶在其后。” 又,《宋史》卷二百八十二《王旦传》:“父祐,尚书兵部侍郎,以文章显于汉、周之际,事太祖、太宗为名臣。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,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,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,世多称其阴德。祐手植三槐于庭,曰,‘吾之后世,必有三公者,此其所以志也。’” 又,宋·苏轼作有《三槐堂铭》述其事。
【释义】 三槐比喻高爵位,相当于“三公”一级的爵位。
【例句】 ①休言五柳夸幽胜,未羡三槐播令名。(汤式套曲[正宫·端正好]《题梧月堂》[随煞尾])作者盛赞梧月堂景致幽丽,超过了陶潜五柳庄,胜似宋代王旦家。②槐坛将相,看破浮生梦。(云龛子[中吕·迎仙客]) “槐坛”,指朝堂中爵位很高的将相站立的地方。相传周朝时宫廷外种三棵槐树,朝见天子时,三公面向三槐而立,即《周礼》中所说,“面三槐,三公位焉。”③便听信着徐卿的那二子,怎么来,砍折了王氏三槐。(杨文奎杂剧《翠红乡儿女两团圆》第二折[梁州第七])用王旦典故,“三槐”指子孙中有出息的人,借用典故,转意用之。
三槐-辞源3
【三槐】㊀相傳 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,朝見天子時,三公面向三槐而立。周禮 秋官 朝士:“面三槐,三公位焉。”後世卽以三槐比喻三公一類的高級官位。晉書 荀崧傳 虞預與 王導書:“生有三槐之望,没無鼎足之名,寵不增於前秩,榮不副於本望。”參見“三槐九棘”。㊁ 宋 王旦父 祐在庭院中親手種植槐樹三棵,説:“吾之後世,必有爲三公者。”時稱三槐 王氏。參閲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七、宋史二八二 王旦傳。後卽以三槐爲有關 王姓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