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旌-辞源3
【三旌】諸侯之三卿。莊子 讓王:“(楚昭)王謂 司馬子綦曰:屠羊説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,子綦爲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。”釋文:“三旌,三公位也。司馬(彪)本作‘三珪’。”因其車服各有旌别,故稱三旌。參見“三圭”。
三旌-汉语大词典
三旌1.指公、侯、伯三公。
●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:“三旌,三公位也。司马本作三珪。”
●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制科》:“屠羊隐名,楚王延以三旌之位。”
●明方孝孺《乐寿堂记》:“自兹以往,纵侥幸有成,而窃五鼎之食,三旌之位,亦无与于乐矣。”
参见“三圭”。
2.三面旌旗。
●清朱彝尊《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》诗:“琅函锦题国门出,车前驺唱扬三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