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五日-汉语大词典
一百五日寒食日。
●三国魏曹操《明罚令》:“闻太原、上党、西河、雁门,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,云为介子推……北方冱寒之地,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。令到,不得寒食。”
●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去冬至节一百五日,即有疾风甚雨,谓之寒食。禁火三日,造饧、大麦粥。”
●宋梅尧臣《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》诗:“一百五日风雨急,斜飘细湿春郊衣。”
●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一百五日》:“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,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,历节气六,凡为一百七日,而先两日为寒食。故云。”亦有谓一百六日者。详“一百六”。
一百五日-中华成语大词典
一百五日
【拼音】:yī bǎi wǔ rì
解释
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。指寒食日。
出处
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去冬节一百五日,即有疾风甚雨,谓之寒食,禁火三日。”
示例
~春郊行,三十六溪春水生。千秋观里逢急雨,射的峰前看晚晴。 ★宋·陆游《春游绝句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