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孔-汉语大词典
一孔1.一个洞穴或洞眼。
●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事有凿一孔而生百隙,树一物而生万叶者。”
●汉班固《奕旨》:“一孔有阙,坏颓不振,有似瓠子泛滥之败。”
●《尔雅·释乐》“大篪谓之沂”
晋郭璞注:“篪以竹为之,长尺四寸,围三寸,一孔上出,一寸三分,名翘,横吹之。”
2.一个来源;一个途径。
●《管子·国蓄》:“利出于一孔者,其国无敌;出二孔者,其兵不诎。”
●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利出一孔,则国多物;出十孔,则国少物。”
●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万物之总,皆阅一孔;百事之根,皆出一门。”
3.比喻见解狭隘片面。
●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邮政上》:“非鲰生一孔所敢知矣。”
参见“一孔之见”。
4.数量词。多用于窑洞之类的建筑。如:一孔土窑。
一孔-辞源3
【一孔】㊀一箇洞眼。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四:“數過國獻能言龜一頭,……盛以青玉匣,廣一尺九寸,匣上豁一孔以通氣。”也比喻所見狹窄。漢 桓寬 鹽鐵論 相刺:“持規而非矩,執準而非繩,通一孔,曉一理,而不知權衡。”後稱孤陋寡聞爲一孔之見。㊁一箇來源。管子 國蓄:“利出於一孔者,其國無敵。”淮南子 原道:“萬物之總,皆閲一孔;百事之根,皆出一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