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g
1、[
郑重]zhèng zhòng
严肃认真:~其事。~声明。话说得很~。
2、[
郑重其事]zhèng zhòng qí shì
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。
3、[
郑州]zhèng zhōu
河南省省会。位于河南省中部,临黄河,在京汉、陇海铁路交汇处,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,人口197万。为交通枢纽,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,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。
4、[
南郑]nán zhèng
周 畿内邑。周穆王 都此。因在 镐京 南,故称。又因在 新郑 西,也叫 西郑。《竹书纪年·穆王元年》:“元年己未春正月,王即位,作 昭宫,命 辛 伯 餘靡。冬十月,筑祇宫于 南郑。”《穆天子传》卷四:“吉日丁酉,天子入于 南郑。”
5、[
郑风]zhèng fēng
1.指郑公风。
2.《诗》十五国风之一。
6、[
孔郑]kǒng zhèng
汉 经学家 孔安国 与 郑玄 的并称。
7、[
服郑]fú zhèng
东汉 末经学家 服虔 与 郑玄 的并称。
8、[
郑环]zhèng huán
春秋 时 晋 韩宣子 有玉环,其一在 郑国 商人手中,宣子 向 郑伯 请环,子产 弗与。事见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。后以“郑环”泛指珍贵的玉器。唐 张惟俭《赋得西戎献白玉环》:“自将 荆 璞比,不与 郑 环同。”
9、[
郑白]zhèng bái
1.战国时筑郑国渠的郑国与汉武帝时筑白渠的白公的并称。
2.郑国渠和白渠的并称。在今陕西省境。
10、[
毛郑]máo zhèng
汉 代《诗经》学者大、小 毛公 及 郑玄 的并称。
11、[
郑学]zhèng xué
1.指经学中的 东汉 郑玄 学派。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:“梁、陈,郑玄、王弼 二注,列於国学,齐 代,唯传 郑 义,至 隋,王 注盛行,郑 学浸微。”清 陈澧《东塾读书记·郑学》:“郑君 尽注三《礼》,发挥旁通,遂使三《礼》之书合为一家之学,故直断之曰:‘《礼》是 郑 学’。”清 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中衰时代》:“汉 时经有数家,家有数説,学者莫知所从;郑君 兼通今古文,沟合为一;於是经生皆从 郑氏,不必更求各家。郑 学之盛在此,汉 学之衰亦在此。”
2.泛指经学。清 赵翼《王西庄光禄挽诗》“遍收 汉 末遗文碎(粹),不鬭《虞初》小説工”自注:“公最精 郑 学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:“郑玄 杂糅今古文的古文经学号称 郑 学,失败了的今文经学派转而拥护 郑 学,再加上 郑玄 寿高(公元127-200年)门徒多,著述富(一百馀万字),郑 学成为当时‘天下所宗’的儒学。魏 晋 以后的经学主要就是 郑 学。”
12、[
郑六]zhèng liù
唐 人传奇故事人物。 郑六 在 长安 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,自称 任氏 , 郑 追而求爱,遂同居。 郑 虽然知道她是狐妖,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;她也对 郑 忠诚,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。见 唐 沉既济 《任氏传》。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也不是 崔韜 逢雌虎,也不是 郑六 遇妖狐。”
13、[
郑奏]zhèng zòu
犹郑音。
14、[
放郑]fàng zhèng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乐则《韶》《舞》,放 郑 声,远佞人。
15、[
先郑]xiān zhèng
指 东汉 郑众。
16、[
郑服]zhèng fú
汉 经学家 郑玄 与 服虔 的并称。
17、[
邴郑]bǐng zhèng
东汉 学者 邴原 和 郑玄 的并称。邴 郑 皆 北海郡 人。晚年归里讲学,门徒数百千人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“太祖 征 吴,原 从行,卒”裴松之 注引《邴原别传》:“时 郑玄 博学洽闻,註解典籍,故儒雅之士集焉。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,颐志澹泊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,故英伟之士向焉。是时海内清议,云 青州 有 邴郑 之学。”清 姚鼐《寄叶书山十丈》诗之二:“青州 邴 郑 原同术,林下瞻孚倏异时。”
18、[
雅郑]yǎ zhèng
正声和淫雅之声。雅,雅乐,宫廷音乐;郑,郑声,郑地音乐(儒家认为淫雅之音)
19、[
郑女]zhèng nǚ
1.指夏姬。
2.指郑袖。
20、[
郑花]zhèng huā
花名。即山矾。
21、[
郑笺]zhèng jiān
1.汉郑玄所作《〈毛诗传〉笺》的简称。
2.泛指对古籍的笺注。
22、[
郑乡]zhèng xiāng
同“郑公乡”。用以美称人的乡里。
23、[
郑履]zhèng lǚ
《汉书·郑崇传》:“哀帝 擢为尚书僕射,数求见諫争,上初纳用之。每见曳革履,上笑曰:‘我识 郑尚书 履声。’”后世即以“郑履”美称为官清正、敢于谏争的人。
24、[
繁郑]fán zhèng
犹繁重。
25、[
魏郑]wèi zhèng
指 唐 魏徵。
26、[
郑舞]zhèng wǔ
亦作“郑儛”。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的舞蹈。
27、[
郑圃]zhèng pǔ
1.古地名,郑 之 圃田,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。相传为 列子 所居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子列子 居 郑圃,四十年人无识者。国君、卿大夫眎之,犹众庶也。”杨伯峻 集释:“郑 之 圃田 ……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,皆其遗蹪。”唐 李白《赠张公洲革处士》诗:“列子 居 郑圃,不将众庶分。”明 沉璟《义侠记·解梦》:“郑圃 残蕉,邯郸 一枕,醒后偏縈方寸。”
2.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。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九流绪论上》:“柳子厚、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,高似孙、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。然率举一端,未极二家之造,大抵 列 之文法,庄 之文奇。”
28、[
郑音]zhèng yīn
本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音乐,后多指俗乐。
29、[
郑绵]zhèng mián
古代 郑 地产的丝絮。语本《楚辞·招魂》:“秦 篝 齐 缕,郑 绵络些。”唐 韩翃《鲁中送从事归荥阳》诗:“轻橐归时 鲁 縞薄,寒衣缝处 郑 绵多。”
30、[
许郑]xǔ zhèng
东汉 经学家 许慎、郑玄 的并称。
31、[
郑璞]zhèng pú
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,后世因以“郑璞”喻才不出众的人。
32、[
郑贾]zhèng jiǎ
1.东汉经学家郑兴和贾逵的并称。
2.东汉经学家郑玄和贾逵的并称。
3.郑国商人。
33、[
程郑]chéng zhèng
为春秋晋大夫,荀氏别族。
34、[
流郑]liú zhèng
古代 郑 地流行的民间俗乐。
35、[
郑图]zhèng tú
见“郑侠图”。
36、[
二郑]èr zhèng
指 唐 郑从谠 与 郑畋。
37、[
郑鼠]zhèng shǔ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昔 郑 人以乾鼠为璞,鬻之於 周。”李贤 注引《尹文子》:“郑 人谓玉未琢者为璞,周 人谓鼠未腊者为璞。
38、[
马郑]mǎ zhèng
东汉 马融 与 郑玄 的并称。两人皆为经学大师。
39、[
后郑]hòu zhèng
郑玄 的别称。
40、[
郑市]zhèng shì
《汉书·郑崇传》:“上责 崇 曰:‘君门如市人,何以欲禁切主上?’”颜师古 注:“言请求者多,交通宾客。”后即以“郑市”谓踵门者众,门庭若市。唐 黄滔《卢员外浔启》:“伏以员外断籯积学,计斗负才,龟镜词林,梯航陆海,是故门駢 郑 市,俗垫 郭 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