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-中華語文大辭典
同:
記记-诗词曲语辞辞典
记
1 受、挨、被义。
▶《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》《王粲登楼》剧二i“汝等将咱厮窥害,(有一天我)把恁(您,你们也)掳掠到中军帐门夕卜。两个跋扈襄阳记剑材,那时节才i只长安少年客。”
▶《元曲选》《王粲登楼》作:“吃剑才。”
▶《广韵声系》,记,见声志韵;吃,见声迄韵,两字音近,故可通用,“记”即“吃”也。吃有挨、受义。“记剑材”即“挨剑材”,犹今所云“该死的东西”,亦即今吴语所谓“杀坯”,在四川人所谓“砍脑壳的”。戏曲中常见之“吃敲才”一语,义与之近。同上剧三:“紫泥宣诏到都堂内,八辅相都言称职。整朝纲、薄赋敛,省刑罚。新号令四海传檄,记骤迁东汉三公位。”郑校:“记字待校,疑是衍文。”按此“记”当仍通“吃”,为被、接受义,言王粲因为政绩卓著而被朝廷提升到高位。
2 通“寄”,暂存。
▶《孤本元明杂剧》《暗度陈仓》楔子:“既然有大王的言语,兀那樊哙,你且记头在项。”“寄头在项”乃戏曲中所经见的一种诙谐的说法,例如《舞时牌》剧三:“且饶这遭,寄头在项。”
▶《六十种曲》《寻亲记》剧九:“(末)员外心慈,你见他不要苦。(丑)我把这苦寄在这里。(末)苦怎么寄得?(丑)记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”此乃插科打浑之双关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