圜-中華語文大辭典
圜1ㄩㄢˊyuán1.圓;圓形。[例]~丘。2.〈書〉指天體。[例]~則九重,孰營度之(《楚辭‧屈原‧天問》)?圜2ㄏㄨㄢˊhuán〈書〉環繞。[例]冠帶縉紳之人,~橋門而觀聽者,蓋億萬計(《後漢書‧卷七十九‧儒林列傳上‧序》)。
圜-中華大字典
1、圜讀音:于權切,音圓,先韻。釋文:
❶天體也。見《說文》。
❷陽氣也。《太玄釋》:~喣釋物。
❸凡物之圓而不方者曰~。見《正字通》。
❹~法。幣制。《漢書食貨志》:齊太公爲周立九府~法。
〔注〕:~、謂均而通也。
❺~鐘。夾鐘也。《周禮大司樂》:~鐘爲宮。
❻~丘。今天壇也。《周禮大司樂》:冬日至于地上之~丘奏之。
❼~土。獄也。《周禮比長》:則唯~土納之。
❽司~。周官名。《周禮司圜》:掌收敎罷民。
❾同圓。《列子說符》:~流九十里。
❿同員。《考工記輪人》:取諸~也。
〔注〕:鄭司農云。故書。~、或作員。
2、圜讀音:胡關切,音還,删韻。釋文:
❶環繞也。《漢書高五王傳》:~悼惠王冡園邑。
❷~陽。縣名。詳圁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