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加數的被是什么意思

艺空字典 > 被加數的被是什么意思

被加數的被是什么意思


拼音:bèi

释义:

组词

被告 被迫 被迫 植被 被子 被褥 棉被 被俘 被单 被窝儿 被害人 毛巾被 被保人 被点名 被除数 被动技能 被动运输 被侵略者 被开方数 被委托人 被中香炉 被选举权

被的拼音

bèi

被的同音词

拼音为bèi的汉字
拼音为bei的汉字

被的基础解释

1.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。2.盖,遮覆。3.遭遇,遭受。4.介词,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。5.用在动词前,表示受动。

被的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衣,皮声。本义: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;被子)

  2. 同本义

    被,寝衣,长一身有半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翡翠珠被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
   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·序》

   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。—— 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    又如:棉被;夹被;毛巾被;被窝(覆以棉被,容人安睡的地方);被卧(睡眠用的被子)

  3. 表面

〈动〉

  1. 被覆;遮盖

    被袗衣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下》

    被练三千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。疏:“被是被覆衣着之名。”

    皋兰被径兮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
    乃祖吾离被苫盖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
    凝霜被野草。——三国魏· 阮籍《咏怀》

    如被冰雪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又如:被体(涂满全体);被覆(覆盖,掩蔽;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)

  2. 蒙受,遭受

    秦王复击 轲,被八创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其被轰击者,则断壁危楼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寡人不详,被于宗庙之祟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  禹、 汤被之矣。—— 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    又如:被水(遭水灾);被命(奉命;受命)

  3. 及;到达

    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
    又如:被及(延及,广及)

  4. 加;施加

    允恭克让,光被四表(四海之外)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
〈介〉

  1. 表示被动:叫;让 [-ed+by]

    妆成每被秋娘妒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幸借天降大雨,房屋未被火烧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

 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    又如:芦花被微风吹起;歌本儿被人借走了

  2. 另见 pī


〈动〉

  1. (后作“披”)

  2. 搭衣于肩背

    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国殇》

    被明月兮佩宝璐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
    又如:被巾(披巾);被缁(披上缁衣。谓出家当僧尼);被以虎文(披上虎皮。喻指添加声势);被衣(把衣服披在肩背上);被练(古代徒兵的一种披在甲外的练袍;亦借指披练袍的徒兵)

  3. 穿着

    同舍生皆被绮绣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将军身被坚执锐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   又如:被甲持兵(被甲执兵,被甲载兵。被坚执锐);被坚执锐(被甲执锐。穿坚固甲胄,握锐利武器。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);被朱佩紫(穿红袍,挂紫绶。谓身为大官);被孝(穿着守丧的服饰)

  4. 靠近;依傍 。

    如:被边(靠近边界)

  5. 打开

    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
    又如:被发(发不束而披散);被发左衽(头发披散不束,衣襟向左掩。古代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,借指中原地区的人受少数民族统治);被发佯狂(披散头发,装作疯狂。古时作为一种避世全身的行为);被发跣足(披头散发,赤着脚);被发缨冠(披发散缨。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)

  6. 另见 bèi


被的按字解释

被的词典解释

被被-汉语大词典

被被长大貌。
●《楚辞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灵衣兮被被,玉佩兮陆离。”
王逸注:“被被,长貌,一作披。”
姜亮夫校注:“灵衣,当作云衣……言余衣被云衣,则披然而长,玉佩则陆离而美。”一说为飘动貌。
王夫之通释:“被音披。被被,犹言翩翩。”
按,《文选·潘岳〈寡妇赋〉》:“仰神宇之寥寥兮,瞻灵衣之披披”
李善注引《楚辞》作“披披”。
刘良注:“披披,动儿。”

被-中華語文大辭典

被1ㄅㄟˋbèi1.被子;睡覺時蓋在身上禦寒的東西。[例]夾~︱棉~∣鴨絨~。2.遭受;蒙受。[例]~災∣~難(ㄋㄢˋ nàn)︱~屈含冤。3.助詞。用於動詞前,表示主語是受動作支配的對象。[例]古墓~盜︱房子也~賣掉了︱林木~毀,令人惋惜。4.介詞。用於被動句,引進施事者,表示前面的主語是受事者。[例]窗紙~風吹破了︱他~選民罷免了︱太陽光~月球遮住了。5.〈書〉覆蓋。[例]凝霜~野草,歲暮亦云已(《文選‧阮籍‧詠懷詩十七首之三》)。6.★用在某些動詞、名詞前,有硬被說成某種情況的意思(含諷刺、諧謔意)。[例]~模範了一回|~考上了大學|他也~小康了。被2ㄆ丨pī1.〈書〉分散。[例]微管仲,吾其~髮左衽矣(《論語‧憲問》)。2.〈書〉將衣物披在身上。[例]操吳戈兮~犀甲(《楚辭‧屈原‧九歌‧國殤》)。∥通「披」。

被的引证

被的成语故事

被的例句

被的成语接龙

被的组词

bèi

1、[被动]bèi dòng
1.待外力推动而行动(跟“主动”相对,下同):工作要主动,不要~。 2.(事情)由于遇到阻力或干扰,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:由于事先考虑不周, 事情搞得很~。
2、[棉被]mián bèi
絮了棉花的被子。
3、[被子]bèi zi
睡觉时盖在身上的东西,一般用布或绸缎做面,用布做里子,装上棉花、丝绵、鸭绒等。
4、[被罩]bèi zhào
套在被子外面的罩子,可以随时取下换洗,多用棉布或的确良做成。
5、[被告]bèi gào
原告通过人民法院向其主张民事权利,并由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。与“原告”相对。
6、[植被]zhí bèi
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总称。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。栽培的作物称人工植被;天然森林、灌木丛、草原等称自然植被。
7、[被捕]bèi bǔ
受到逮捕。
8、[被盗]bèi dào
指的是自己的物品或隐私信息被窃取。
9、[被迫]bèi pò
受外界迫使。
10、[被套]bèi tào
1.外出时装被褥的长方形布袋,一面的中间开口。 2.为了拆洗的方便,把被里和被面缝成袋状,叫被套。 3.棉被的胎:丝绵~。
11、[被害]bèi hài
受伤害;受杀害。
12、[被窝]bèi wō
1.为睡觉迭成的长筒形的被子。 2.泛指被褥。
13、[被褥]bèi rù
被子和褥子:那些~该拆洗了。
14、[被毁]bèi huǐ
被毁灭。
15、[被俘]bèi fú
战争中被对方活捉。
16、[被单]bèi dān
1.铺在床上或盖在被子上的布。 2.单层布被。‖也叫被单子。
17、[衣被]yì bèi
1.衣服和被褥。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轝马、衣被、戈劒,不可胜其数。”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﹝ 卢綰 ﹞以太尉常从,出入卧内,衣被饮食赏赐,羣臣莫敢望。”《晋书·孝友传·吴逵》:“家极贫窘,冬无衣被。” 2.单指衣服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衣被则服五采,杂间色,重文绣,加饰之以珠玉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车马所以载身也,衣被所以揜形也。”晋 左思《娇女诗》:“衣被皆重地,难与沉水碧。” 3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衣被曰襚。”何休 注:“襚犹遗也,遗是助死之礼。”徐彦 疏:“襚专施于死。” 4.穿衣盖被;给人穿衣盖被。清 魏源《默觚上·学篇十三》:“使我后人道腴而义粱,诗冠而礼裳,非数圣人孰菑畬之而衣被之乎?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:“北宋 纺织业以 两浙、川蜀 地区最为发达。开封 设绫锦院,为皇室贵族织造高级织品。河北路 产绢,有‘衣被天下’的称号。” 5.比喻养护,加惠。《老子》:“衣被万物而不为主:则恒无欲也,可名于小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是以 枚 贾 追风以入丽,马 扬 沿波而得奇,其衣被词人,非一代也。”宋 欧阳修《夫子罕言利命仁论》:“衣被羣生,赡足万类。”郭沫若《蒲剑集·文化与战争》:“它受了 欧洲 文化的洗礼仅仅六七十年,在六七十年前完全是受着 中国 文化的衣被。” 6.引申为包含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夫书记广大,衣被事体,笔札杂名,古今多品。” 7.比喻蒙受恩泽,得益。宋 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:“草木衣被昭回光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成宗大德八年》:“世祖皇帝 天戈一麾,无思不服,今其民衣被皇庥,同于方夏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积素斋文》:“自海内论古文者,以 方、刘、姚 三家为大宗,而邑人士衣被 姚 门者尤众。”
18、[垫被]diàn bèi
铺在床板褥子上,人睡在其上的布单子。
19、[被盖]bèi gài
〈方〉被子。
20、[被服]bèi fú
被褥、毯子和服装(多指军用的):~厂。
21、[花被]huā bèi
1.花萼与花冠,起保护花蕊及引诱昆虫的用途。 2.带有各种花色的棉被。
22、[被里]bèi lǐ
睡觉时被子贴身的一面。
23、[被难]bèi nàn
1.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:飞机失事,乘客全部~。 2.遭受灾难:~的老百姓正在抢搭帐篷。
24、[被覆]bèi fù
1.遮盖;蒙:山上~着苍翠的森林。 2.遮盖地面的草木等:滥伐森林,破坏了地面~。 3.军事上指用竹、木、砖、石等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内壁和外表进行加固。
25、[被辞]bèi cí
配上歌辞。
26、[被头]bèi tóu
1.缝在被子盖上身那一头上的布,便于拆洗,保持被里清洁。 2.被子。
27、[被卧]bèi wo
被子:一床~。
28、[鸳被]yuān bèi
见“鸳鸯被”。
29、[被火]bèi huǒ
遭火灾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原来这门子本是 葫芦庙 里一个小沙弥,因被火之后,无处安身……遂趁年纪轻,蓄了髮,充当门子。”
30、[被问]bèi wèn
受贿。问,馈赠。
31、[被出]bèi chū
1.妻子遭到丈夫援引封建礼法公开休弃。 2.谓贬官外调。
32、[袖被]xiù bèi
长袖和被巾。旧题 唐 柳宗元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:“上皇因想 素娥 风中飞舞袖被,编律成音,製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
33、[被练]bèi liàn
古代徒兵的一种披在甲外的练袍。亦借指披练袍的徒兵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,被练三千,以侵 吴。”杜预 注:“组甲、被练,皆战备也……被练,练袍。”孔颖达 疏:“被是被覆衣著之名,故以为练袍,被於身上。”一说,被练即是由熟丝穿缀甲片而成的甲衣。亦指穿这种甲衣的徒卒。杨伯峻 注:“贾逵 则以为‘以帛缀甲,步卒服之’。考之《吕氏春秋·去尤篇》:‘邾 之故法,为甲裳以帛。’……由此观之,贾 説有据。练是煮熟之生丝,柔软洁白,用以穿甲片成甲衣。”晋 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出车槛槛,被练鏘鏘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使寧朔将军 索邈 领 鲜卑 具装虎班突骑千餘匹,皆被练五色,自 淮 北至於 新亭。”
34、[被参]bèi cān
封建时代官员受到弹劾。
35、[布被]bù bèi
布制的被子。多以状生活清苦。
36、[被葩]bèi pā
华美。
37、[被边]bèi biān
靠近边界。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国被边,匈奴 数入,晋阳 去塞远,请治 马邑。”北周 庾信《伤王司徒褒》诗:“拥旄裁甸服,垂帷非被边。”倪璠 注:“垂帷非被边者,按,褒 仕 元帝,时为尚书左僕射,在於 江陵,非边远之地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雍熙四年》:“臣等颇闻舆议,皆言 河南 百姓不同被边之民,素习农桑,罔知战鬭。”
38、[沾被]zhān bèi
谓影响所及。
39、[被兵]bèi bīng
1.遭受战祸。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赵 被兵,必亲 韩。”北魏 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蜀·李特》:“元康 中,氐 齐万年 反,关 西扰乱,天水、洛阳、扶国、始平 诸郡皆被兵。”宋 苏轼《私试策问》之三:“古之为兵者,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,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,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,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,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。”清 吴伟业《赠总宪龚公芝麓》诗:“闻道 黄州 数被兵,读书长啸重围里。” 2.配备兵员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都以临下,视有餘不足之处,輒下水官,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。”尹知章 注:“水官既得甲士,还以备兵数也。”
40、[被着]bèi zhe
穿着。

1、[被衣]pī yī
1.把衣服披在肩背上。 2.人名。相传为尧时高士。
2、[光被]guāng pī
遍及。
3、[被朱紫]pī zhū zǐ
见“被朱佩紫”。
4、[被发左衽]pī fà zuǒ rèn
被发:散发不作髻;左衽:瓣襟向左掩。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也指沦为夷狄。
5、[被甲执锐]pī jiǎ zhí ruì
1。
6、[剪髪被褐]jiǎn fà pī hè
见"剪发披缁"。
7、[青紫被身]qīng zǐ pī shēn
青紫:古时公卿服饰,借喻高官显爵;被:同“披”。指身居高官。
8、[泽被后世]zé pī hòu shì
泽:恩泽,恩惠。被:覆盖。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。
9、[被山带河]pī shān dài hé
靠着山,环着河。指形势险要的地方。

被的近义词

被的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被的反义词 被的近义词 被的同音词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被能组什么词
  • 被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被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被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被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被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被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被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