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èi
1、[
被动]bèi dòng
1.待外力推动而行动(跟“主动”相对,下同):工作要主动,不要~。
2.(事情)由于遇到阻力或干扰,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:由于事先考虑不周, 事情搞得很~。
2、[
棉被]mián bèi
絮了棉花的被子。
3、[
被子]bèi zi
睡觉时盖在身上的东西,一般用布或绸缎做面,用布做里子,装上棉花、丝绵、鸭绒等。
4、[
被罩]bèi zhào
套在被子外面的罩子,可以随时取下换洗,多用棉布或的确良做成。
5、[
被告]bèi gào
原告通过人民法院向其主张民事权利,并由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。与“原告”相对。
6、[
植被]zhí bèi
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总称。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。栽培的作物称人工植被;天然森林、灌木丛、草原等称自然植被。
7、[
被捕]bèi bǔ
受到逮捕。
8、[
被盗]bèi dào
指的是自己的物品或隐私信息被窃取。
9、[
被迫]bèi pò
受外界迫使。
10、[
被套]bèi tào
1.外出时装被褥的长方形布袋,一面的中间开口。
2.为了拆洗的方便,把被里和被面缝成袋状,叫被套。
3.棉被的胎:丝绵~。
11、[
被害]bèi hài
受伤害;受杀害。
12、[
被窝]bèi wō
1.为睡觉迭成的长筒形的被子。
2.泛指被褥。
13、[
被褥]bèi rù
被子和褥子:那些~该拆洗了。
14、[
被毁]bèi huǐ
被毁灭。
15、[
被俘]bèi fú
战争中被对方活捉。
16、[
被单]bèi dān
1.铺在床上或盖在被子上的布。
2.单层布被。‖也叫被单子。
17、[
衣被]yì bèi
1.衣服和被褥。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轝马、衣被、戈劒,不可胜其数。”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﹝ 卢綰 ﹞以太尉常从,出入卧内,衣被饮食赏赐,羣臣莫敢望。”《晋书·孝友传·吴逵》:“家极贫窘,冬无衣被。”
2.单指衣服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衣被则服五采,杂间色,重文绣,加饰之以珠玉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车马所以载身也,衣被所以揜形也。”晋 左思《娇女诗》:“衣被皆重地,难与沉水碧。”
3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衣被曰襚。”何休 注:“襚犹遗也,遗是助死之礼。”徐彦 疏:“襚专施于死。”
4.穿衣盖被;给人穿衣盖被。清 魏源《默觚上·学篇十三》:“使我后人道腴而义粱,诗冠而礼裳,非数圣人孰菑畬之而衣被之乎?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:“北宋 纺织业以 两浙、川蜀 地区最为发达。开封 设绫锦院,为皇室贵族织造高级织品。河北路 产绢,有‘衣被天下’的称号。”
5.比喻养护,加惠。《老子》:“衣被万物而不为主:则恒无欲也,可名于小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是以 枚 贾 追风以入丽,马 扬 沿波而得奇,其衣被词人,非一代也。”宋 欧阳修《夫子罕言利命仁论》:“衣被羣生,赡足万类。”郭沫若《蒲剑集·文化与战争》:“它受了 欧洲 文化的洗礼仅仅六七十年,在六七十年前完全是受着 中国 文化的衣被。”
6.引申为包含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夫书记广大,衣被事体,笔札杂名,古今多品。”
7.比喻蒙受恩泽,得益。宋 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:“草木衣被昭回光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成宗大德八年》:“世祖皇帝 天戈一麾,无思不服,今其民衣被皇庥,同于方夏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积素斋文》:“自海内论古文者,以 方、刘、姚 三家为大宗,而邑人士衣被 姚 门者尤众。”
18、[
垫被]diàn bèi
铺在床板褥子上,人睡在其上的布单子。
19、[
被盖]bèi gài
〈方〉被子。
20、[
被服]bèi fú
被褥、毯子和服装(多指军用的):~厂。
21、[
花被]huā bèi
1.花萼与花冠,起保护花蕊及引诱昆虫的用途。
2.带有各种花色的棉被。
22、[
被里]bèi lǐ
睡觉时被子贴身的一面。
23、[
被难]bèi nàn
1.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:飞机失事,乘客全部~。
2.遭受灾难:~的老百姓正在抢搭帐篷。
24、[
被覆]bèi fù
1.遮盖;蒙:山上~着苍翠的森林。
2.遮盖地面的草木等:滥伐森林,破坏了地面~。
3.军事上指用竹、木、砖、石等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内壁和外表进行加固。
25、[
被辞]bèi cí
配上歌辞。
26、[
被头]bèi tóu
1.缝在被子盖上身那一头上的布,便于拆洗,保持被里清洁。
2.被子。
27、[
被卧]bèi wo
被子:一床~。
28、[
鸳被]yuān bèi
见“鸳鸯被”。
29、[
被火]bèi huǒ
遭火灾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原来这门子本是 葫芦庙 里一个小沙弥,因被火之后,无处安身……遂趁年纪轻,蓄了髮,充当门子。”
30、[
被问]bèi wèn
受贿。问,馈赠。
31、[
被出]bèi chū
1.妻子遭到丈夫援引封建礼法公开休弃。
2.谓贬官外调。
32、[
袖被]xiù bèi
长袖和被巾。旧题 唐 柳宗元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:“上皇因想 素娥 风中飞舞袖被,编律成音,製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
33、[
被练]bèi liàn
古代徒兵的一种披在甲外的练袍。亦借指披练袍的徒兵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,被练三千,以侵 吴。”杜预 注:“组甲、被练,皆战备也……被练,练袍。”孔颖达 疏:“被是被覆衣著之名,故以为练袍,被於身上。”一说,被练即是由熟丝穿缀甲片而成的甲衣。亦指穿这种甲衣的徒卒。杨伯峻 注:“贾逵 则以为‘以帛缀甲,步卒服之’。考之《吕氏春秋·去尤篇》:‘邾 之故法,为甲裳以帛。’……由此观之,贾 説有据。练是煮熟之生丝,柔软洁白,用以穿甲片成甲衣。”晋 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出车槛槛,被练鏘鏘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使寧朔将军 索邈 领 鲜卑 具装虎班突骑千餘匹,皆被练五色,自 淮 北至於 新亭。”
34、[
被参]bèi cān
封建时代官员受到弹劾。
35、[
布被]bù bèi
布制的被子。多以状生活清苦。
36、[
被葩]bèi pā
华美。
37、[
被边]bèi biān
靠近边界。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国被边,匈奴 数入,晋阳 去塞远,请治 马邑。”北周 庾信《伤王司徒褒》诗:“拥旄裁甸服,垂帷非被边。”倪璠 注:“垂帷非被边者,按,褒 仕 元帝,时为尚书左僕射,在於 江陵,非边远之地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雍熙四年》:“臣等颇闻舆议,皆言 河南 百姓不同被边之民,素习农桑,罔知战鬭。”
38、[
沾被]zhān bèi
谓影响所及。
39、[
被兵]bèi bīng
1.遭受战祸。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赵 被兵,必亲 韩。”北魏 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蜀·李特》:“元康 中,氐 齐万年 反,关 西扰乱,天水、洛阳、扶国、始平 诸郡皆被兵。”宋 苏轼《私试策问》之三:“古之为兵者,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,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,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,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,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。”清 吴伟业《赠总宪龚公芝麓》诗:“闻道 黄州 数被兵,读书长啸重围里。”
2.配备兵员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都以临下,视有餘不足之处,輒下水官,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。”尹知章 注:“水官既得甲士,还以备兵数也。”
40、[
被着]bèi zhe
穿着。
pī
1、[
被衣]pī yī
1.把衣服披在肩背上。
2.人名。相传为尧时高士。
2、[
光被]guāng pī
遍及。
3、[
被朱紫]pī zhū zǐ
见“被朱佩紫”。
4、[
被发左衽]pī fà zuǒ rèn
被发:散发不作髻;左衽:瓣襟向左掩。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也指沦为夷狄。
5、[
被甲执锐]pī jiǎ zhí ruì
1。
6、[
剪髪被褐]jiǎn fà pī hè
见"剪发披缁"。
7、[
青紫被身]qīng zǐ pī shēn
青紫:古时公卿服饰,借喻高官显爵;被:同“披”。指身居高官。
8、[
泽被后世]zé pī hòu shì
泽:恩泽,恩惠。被:覆盖。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。
9、[
被山带河]pī shān dài hé
靠着山,环着河。指形势险要的地方。